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- · 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[08/10]
水利与建筑工程参考文献格式(水利与建筑工程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5、善有难、易之分。 穷人为善,舍己为人的善,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善,是最难行的善;有钱有地位的人,积德行善最是容易,能做而不做,就是为富不仁
5、善有难、易之分。
穷人为善,舍己为人的善,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善,是最难行的善;有钱有地位的人,积德行善最是容易,能做而不做,就是为富不仁、自暴自弃。贫穷人行善难,难而能做,叫做难能可贵。
以上五点,简单阐释了善和不善的基本分别。明白了什么是善,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恶,再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,就会比较清晰明了了。
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“上善若水”的含义。知道了“善”的本义,那么“上善若水”就很好理解了。
“上善若水” 这四个字,出自于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第八章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这段话的大意是说,水的自然属性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,水静则平。万物都离不开水,水对万物都有利但却从来不与万物争高争上,而准是处于众人都所恶的地方,故水的这种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道了。老子所谓的道,就是指事物的本源及其自然规律,水的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事物的本源及其普遍的自然规律,故曰“上善若水”。孔子也曾解释说:“众人处上,水独处下;众人处易,水独处险;众人处洁,水独处秽。所处尽人之所恶,夫谁与之争乎?此所以为上善也。”
道家追求天之恒道,主张顺其自然、无为而治,反对人为干预自然。而水的自然属性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,静则平矣,水的这种自然属性最接近于天之恒道,故曰“上善若水”。人道效法天道,当争道不争高,天人合一,顺其自然。这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之处。
最后借用一句古人的名言: “莫以善小而不为,莫以恶小而为之”,愿大家诸善奉行,诸恶莫作。
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言?
“大旱之后必有大涝”并非胡说八道,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,用今天的科学也能给出合理的解释!
以四川地区为例,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,四川一直处于异常高温状态,温度一直保持在40度以上,高温直接导致了水源枯竭,河流缺水,这也让以水电为主的四川出现了缺电的情况,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。
现如今,四川刚刚结束了40度的高温天气,马上就接到了一个通知,注意防范山洪和泥石流,经过长时间的干旱之后,四川的土质疏松较为严重,在面临强降雨的同时,极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,不得不防!
前脚干旱,后脚防洪,可见“大旱之后必有大涝”不是一句空话!
1,为什么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,呈现出两个极端呢?
2,为什么大旱之后一定会出现大涝呢?
下面,我将用通俗易懂的来解答以上两个问题……
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今年夏天的气温异常的高,罪魁祸首不是全球变暖,而是副热带高压。
什么是副热带高压呢?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来了解它……
地球是一个圆形,赤道附近承受太阳的辐射大,所以温度更高,这些热气升腾到上空之后,再向地球两极移动,因此,可以将热带理解成一个套在地球上的圆环烤灯。
“圆环烤灯”会产生一股高热气流,随着地球的自转开始自西向东移动,它走到什么地方,就把什么地方的空气挤压在自己的下方,形成了一片暂时的高压区域,这便是副热带高压。
正常情况下,每年7月之后,这股热气就会跟北下的冷气流中和,下几场秋雨,慢慢往南方移动,比如去年立秋的时候,冷热中和的地方就在山西、山东、河南的上方。
然而,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能量太强,以至于北下的冷气流不足以将其抵消,所以,副热带高压一直存在,温度一直居高不下,雨水也下不来。
为什么被副热带高压笼罩的时候,雨水下不来?
众所周知,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,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,蒸气不断上升,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,遇到冷空气,然后凝结成小水滴,形成积雨云,当小水滴越积越多,气流无法承载其重量的时候,小水滴就会从天空降落,形成降雨。
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,副热带高压一直笼罩着很多地区,它就像一个大罩子一样,把空中的蒸气牢牢地摁住了,不让其往高处升,无法接触冷空气,就无法凝结成小水滴,无法形成降雨。
所以,今年被副热带高温笼罩的地区,始终处于炎热状态,几乎不下雨,甚至天上连一朵云彩都没有,非常干净,于是就形成了旱灾。
为什么有些地区干旱,有些地区却接连下雨?比如广东!
这就要说一下副热带高压的另外一个作用了,它不仅能锁住本地的蒸气,还能阻拦外地过来的暖湿气流。
文章来源: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yjzgcx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1275.html